财务自由:重要的不是你站在什么位置,而是你朝着什么方向!

转载:浅谈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

投资分析 现金刘 11625℃ 0评论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根据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方向和波动特征,主要从金融因素切入,研究经济周期的波动原因和机制,对经济周期中复苏、高涨、衰退和萧条各阶段的动态转换机理进行完整的阐释。即用与经济长期均衡水平密切相关的金融变量度量的经济实质性、持续性波动,反映经济波动与金融因素之间的关系,体现金融变量对真实经济周期的重要影响。在金融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不断出现的金融周期性产出的危机如美国次贷危机正在考验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中国银行业正面临中国经济及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的挑战,中国商业银行开始进入周期的经营策略调整、部分商业银行面临倒闭风险。因此,及时加强金融经济周期对银行经营状况管理研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探索如何降低风险和把握机遇,加快改革步伐,重塑经营管理体系,以提高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宏观上经济周期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 经济周期现象成为世界经济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之一,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得到不断深化 经济周期成因被经济学家分为四类纯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和流通速度直接决定了名义国民收入的波动,银行信用的交替扩张和紧缩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和流通速度导致实体经济波动,投资过度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过多造成资本品生产发展快于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的发展促使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资本品过度生产导致的过剩又会加速经济进入萧条阶段消费不足理论认为国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过度储蓄,使消费品的需求小于供给而消费品需求不足又引发资本品需求不足进而使整个经济出现生产过剩危机。以上理论表明: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存在着复杂性和多元性特征 在应对经济周期影响 平抑经济波动的过程中必须客观全面地分析经济周期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状况,适时的管理策略调整才会促进经营利润的提升。

商业银行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分为两种情况,亲经济周期性与弱经济周期性。如果某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伴随宏观经济 周期性波动而发生波动,则称该银行具有亲经济周期性;反之,如果某商业银行没有因为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影响到自身 经营水平,则称该银行的经营具有弱经济周期性。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全球经济步入下行周期,这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 模式和利润增长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压力长期存在、产业结构转型的宏观趋势下,提高银行经营的风险抵御能力,并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获得经济利润,避免亲经济周期性带来的弊端,是值得中国银行业思考的问题。

二、不同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

在整个经济周期运行中,信贷市场缺陷、信贷配给和资产价格波动等现象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经济快速膨胀的时期,银行会扩张其信贷活动规模.可能导致整个宏观经济的进一步过热,并转化为通货膨胀;相反,银行在经济开始出现疲软的时候,由于更多地考虑到信用贷款的偿付可能,更加倾向于紧缩其信贷规模,从而加剧整个宏观经济的萧条。“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足金融经济周期两个最重要的传导机制。在不同的条件下,市场对冲击的自我调节机制存在差异,金融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也有差别。在与现实相符的假设条件下,金融冲击通过两传导机制被放大,直接作用于银行的可贷资金规模和企业的外源融资升水,改变企业的融资条件,如融资杠杆、信用评级等,从而影响投资水平,最终加剧经济被动。另外资金的高度流动性改变了会改变经济周期的运行特征。从经济亲周期性的信用风险度量主要模型的分析来看,这些模型在信用风险产生机理、度量的时间跨度以及对宏观经济周期被动的处理等方面均不相同。当经济衰退来临时.违约概率会显著的大幅上升,但当经济复苏增长的时候,违约概率并不会随之显著的下降。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度量结果受到宏观经济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同一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度量结果会随宏观经济环境而发生变化;借款人之间的违约相关性会随宏观经济环境而发生变化;既定信用等级的借款人的违约损失率会随宏观经济状况而变化。

三、经济周期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危机

(一)在经济下行周期,信贷结构不合理现象加剧

一是银行贷款结构趋同现象加剧,银行通常将有限的贷款资源向已做出承诺并签约的项目贷款、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战略性大客户和大型企业倾斜,这些企业随着行业景气度下降或受新一轮经济调整影响而出现问题时,会给银行带来集中风险。如在贷款投向上,偏好电力、电信、交通等行业和建设项目。由于这些项目大多工期较长,资金需求量大、自身资本较少、受政策影响较大等特点,存在着严重的风险隐患。二是经济增长进人下行周期,贷款需求跌势加剧。从贷款企业规模看,中小企业贷款需求虽相对强劲,但大型企业需求下降突出;从贷款用途看,个人消费贷款需求跌势加剧。

(二)利率风险加大,中间业务收入迅速放缓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差收入仍占主要地位,在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利差收窄,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向银行体系传导,银行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速放缓,基金代销和理财产品销售都会有较大的下降。

(三)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不良贷款上升的风险加大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尚不完善,难以完全有效地防控违规资金进入股市,在资本市场大幅波动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风险会通过企业资金渠道向银行体系传导,股指的调整也将导致交叉持股的上市公司还贷能力降低。同时,世界技术创新的周期和扩散效应的作用规律决定了以信息技术为主题的新技术扩散效应步入下滑期,世界经济周期开始进行大幅度调整。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风险上升,信贷紧缩的可能性加大。随着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经营环境趋紧,盈利也开始下降,部分企业资产负债情况趋于恶化,财务风险显著加大,还贷能力和还贷意愿减弱,银行信用风险相应上升。

四、商业银行在不同经济周期中如何改善经营状况

(一)调整业务营销策略,加快发展非商业银行业务。

商业银行应变被动为主动,主动相对缩小风险资产,发展低风险业务,开辟新的业务空间和盈利增长点;积极发展与直接融资相关的业务,进行金融产品的研发与创新,进一步拓展综合化经营。当前面对股市下行对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应进一步拓宽优化中间业务的比例,通过拓宽综合经营业务而多元化地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实现业务转型和优化收益结构。

(二)转变发展模式,努力增收节支扩大盈利。

应加强对可用资金的投向管理,优化资金运用结构,利用好贷款供求关系的变化实行合理定价;及时优化本外币投资结构,丰富交易产品,努力提高债券、同业资金存拆放等业务的收益水平。同时,要降低运营费用,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国内银行业更应采取防御战略,从自身做文章,减少相关费用。

(三)不断顺应金融全球化、自由化和信息化等经营环境的变化,积极参与国际市场股权角逐。

当前随着国际市场的剧变,整个国际金融体系正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局面,收购、购买或持有一些国外质量较优而暂时遇到困难的银行金融机构的时机正在到来,国内银行业应把握大好机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角逐,在增强内力、加速转型的同时,应适时扩大对外联系与合作,积累并购经验,从而提升自身国际化的水平。

(四)强化压力测试,加强风险预警。

要加强宏观经济环境对业务发展的压力测试,尤其是一些高度风险或大额业务必须与有效的定性分析和专家判断相结合。应吸收他国经验教训,将风险度量模型定位为风险管理的辅助工具,采取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方法,科学合理地综合使用多种管理方法,以客观全面地揭示风险,有效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五)应积极开发能够克服顺周期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建立前瞻性的贷款拨备计提体系。

目前,贷款损失拨备的计提方法主要是现金流贴现法和压力测试法。由于现金流贴现法是基于对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本身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难以预测;而采用压力测试法是基于信贷增长越快的银行提取的拨备应当越多,反之,信贷增长越慢的银行可以减少以前年度提取的拨备,减少拨备保有额。因此,商业银行应采用动态拨备”的方式平滑拨备/总贷款比率,通过在经济上升期抑制贷款弹性,在衰退期减少贷款收缩平滑了银行贷款的顺周期行为。

(六)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尤其是业务、风险和内审相互独立、相互监督的治理架构,构建科学、长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按照既有利于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又能促进创新管理专业化的要求,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管理组织架构和灵活、高效的产品及服务创新团队。

(七)加快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加强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通过加大培训,使员工更新知识结构,转变经营理念,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转载请注明:www.51xianjinliu.com » 转载:浅谈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影响

喜欢 (0)or分享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