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重要的不是你站在什么位置,而是你朝着什么方向!

金岩石:国企和民营:竞争中性,主次分明

名家观点 现金刘 11108℃

来源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528fb30102yfoc.html

2018117日摘自《中外管理》


不久前,在国企和民营的“进退”之辩中,央行行长易刚在答记者问时用了一个新词——竞争中性。


其实,企业制度本身就是中性的,企业制度不会因为所有制不同而有本质差别,国企和民营的差别主要在于经营目标不同、评价标准不同和干部聘任机制不同。


从经营目标看,把国企做大做强的第一优势在于“集中力量做大事”。成功经验不胜枚举,在国企独大的阶段,中国的“两弹一星”都是在举国体制下完成的;从评价标准看,国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上交利润,很多大型国企实行“包税制”,实际纳税与法定税率几乎没有关系,许多企业的存在价值是创造就业,关乎社会稳定;从干部聘任机制看,大型央企的管理团队是组织部提名的,即便是一家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对于关键岗位的聘任往往是橡皮图章,并没有最终决策权。


在朱镕基总理任职期间,全国人大通过了历史性的宪法修正案,承认了“非公经济”的合法地位。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此后,民营和外资两大非公经济企业迅速崛起,时至今日,非公经济的市场地位在诸多层面超过了公有经济。


那么,国企和民营的“进退”之争,究竟是在争论什么?在我看来,既不是制度对错之争,也不是贡献多寡之争,而是两大类企业的“主次之争”。

国企和民营“进退”之争,实质是“主次之争”


“两个毫不动摇”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在理论上,社会主义和公有制是不可分割的。当人们不断强调非公经济的贡献时,却没有意识到,这恰恰是因为非公经济的成长引发了人们对公有经济主导地位的担忧。简而言之,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国企和民营究竟谁是主角?


市场如电影,主角和配角必须定位清晰,否则就是一句北京话——“没戏”!改革开放
40年了,回首以往,中国经济这一台大戏的主角一直都是公有经济,同时非公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市场份额也越来越高。但主角没有变,国企作为公有经济的代表一直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角。

承认“两个毫不动摇”:国企为主角,民营为配角


未来将如何呢?首先要承认历史,
40年改革开放是一个经济奇迹,无论是“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戏都要继续唱下去。主角依然在,配角可流动。其次,非公经济整体的“戏份”虽然多了,却不是固定的某几家,而是在同一名分之下,企业轮流上场。改革开放40年,民营企业的角色是一个群体的轮换,期间无数传奇,无数败局。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自2016年公布后,至今不到两年,上榜企业已有约15%出局了。所以公有经济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器,这个功能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承认“两个毫不动摇”是中国市场经济的特色,国企和民营的“主次之争”就有了结论:主角依然是国有企业,决定中国经济的稳定性,配角是形形色色的民营企业,主导中国经济的创新性。国企和民营在市场经济中的主次不变,才能竞争合作、共同成长。


以此为前提,国企改革的方向就明确了,第一,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市场化,稳中求变,不能故步自封;第二,国企和政府要分清,就像球队不能和主裁判“联手坐庄”一样;第三,国企股东的身份要加速基金化,才能完善公司治理;第四,国企领导人不能“讲政治”,而要讲规则,讲市场;第五,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资企业,都要和民营企业同台竞争,才能实现“竞争中性”。

转载请注明:www.51xianjinliu.com » 金岩石:国企和民营:竞争中性,主次分明

喜欢 (0)or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