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重要的不是你站在什么位置,而是你朝着什么方向!

林奇法则:糖尿病学习贴(一)

投资分析 现金刘 11215℃ 0评论

作为一个医药类的小白,一直是想学习医药行业的,但是无从入手,幸好得到几个前辈推荐的一些书籍,稍微的系统的了解了一下这个行业,可以说经过一个月提升还是不少,对于疾病或者说药品都有了一些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次打算通过写糖尿病学习的心路历程,来给新手讲解怎么去学习医药方面的一些东西。很多数据来自券商报告。

一、为什么以糖尿病为切入点?

目前糖尿病被称为治愈不了的癌症,需要终身服药,因此药品的生命周期较长,另外中国人数庞大,未来糖尿病人口会超过1亿,整体的空间很大,是除了癌症以外的一个大方向。下图是一个大概的糖尿病市场总结图:由于是较早期的图,新机制的用药市场空间已经逐步扩大,市场容量大幅提升,此图不够准确。

ef565e266d2742cb91443c2a41f80243

c45e64d7ff014f6091e1af94f22fbea8

二、什么是糖尿病?

通俗简单点讲就是人体血糖过高,其实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陷导致的一种疾病,我们看血糖升高和降低的机制图更为直观。

14823c2b58ea419599e4f3a6f4881da0

三、糖尿病的分类有哪些?

a9377ae0a383450f84b07bbef22558a7

四、2型糖尿病的形成原因

我们通过上面可以看到世界上2型糖尿病占据份额非常高,《药物简史》一书中曾经讲过在二战以前糖尿病并非什么高发病种,为什么二战以后大幅增长,成了全球危害率较高的疾病呢?

4db26315262047a19499713a5682a2bf

主要的原因是缺少运动,不健康饮食,肥胖,老龄化。缺少运动我觉得主要和现在大部分工作从体力劳动逐渐过渡到脑力劳动,人们普遍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和肥胖其实是由于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对于肉类的食用量大幅提升导致。很多人说现在大家都开始注意健康,以后这个病的发病率会下降,开什么玩笑,我周围凡是说要减肥的人基本无人付诸行动,人总体来讲还是懒惰的,我估计发病率只增不减。当然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年龄,我们知道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组织器官是开始衰退的,尤其是现在大家的体育运动越来越少,应该说70,80后这一代的人身体普遍会不如50-60后,因此患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大幅提升。

五、2型糖尿病的一般治疗流程

4624210446874b7b9286027a712dae98

治疗周期较长,这个在我们刚开始也提到过。

e35ac4d1d07c4ea0a8deef93363ce92c

早中后期的用药治疗也是逐渐增多,尤其是到了后期大部分情况下都会使用到胰岛素产品,早中期基本都有二甲双胍。

六、糖尿病治疗用药类别及占比

0ee4eca3bd7c4a89bb839681bb20148e

0dca2cafdf014d1797084ab3cc15b7b2

胰岛素占据仍然超过50%,DPP-4 抑制剂、GLP-1 受体激动剂、SGLT2 抑制

剂,近年来增速可观,占比不断提升。

七、药品分析

1、双胍类

历史最悠久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二甲双胍是双胍类的典型代表,目前国内外的糖尿病治疗指南均把二甲双胍最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和联合用药中的基础用药。二甲双胍的原研产家是百时美施贵宝,1957年在法国上市,1994年百时美施贵宝的二甲双胍控释制剂获得FDA批准上市,之后快速增长,迅速成为重磅炸弹,2000年全球销售额已达到17.32亿美元,在2001年二甲双胍系列产品创下了27亿美元的纪录。不过之后由于专利到期,仿制药的大量涌入,销量快速下滑。国内能够生产的企业也非常多,因此利润并不大,作为投资者可以忽略这个品种。作用机制如下:

8658573f28704cc5a04c342d041da628

2、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类)

磺酰脲类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自上世纪50 年代被发现后,已经经历了三代更迭。第一代包括甲磺丁脲与氯磺丙脲,由于副作用比较强烈,目前基本弃用。第二代包括格列苯脲、格列波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等,国内使用比较多的是有格列吡嗪(秦苏、美吡达、迪沙、瑞易宁)、格列齐特(达美康)和格列喹酮(糖适平)。第三代格列美脲兼具促进胰岛素分泌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功能,无论从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都有所突破。每天一次用药即可以起到较强的降糖效果,且低血糖概率较低。目前磺脲类药物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为口服降糖一线用药。目前该品类国内能够生产的厂家也不少,用药便宜,投资者可以忽略此类药物。作用机制如下:

b78742c4c5da4f769e705b66fa3194f1

3、格列奈类(促胰岛素分泌剂类)

格列奈类为新型短效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同样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使血糖水平快速的降低。相比于磺脲类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能快速恢复胰岛素第一时相,并更少发生低血糖。该产品主要由外资占领,整体销售额不高。投资者可以忽略此类药物。

4、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通过高选择性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活化受体(PPARγ),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作用,从而达到降低血糖效果。由于该类药物有引起心力衰竭和骨折的风险,市场销售额在2007年以后出现断崖式下跌。投资者可以忽略此类药物。作用机制如下:

7d5eb62ce969434ca12c06e237bd17bb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以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其通过抑制小肠的α葡萄糖苷酶,拮抗食物的多糖分解,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从而减少餐后高血糖,配合饮食治疗糖尿病。由拜耳(Bayer)研发的阿卡波糖于1984年在德国上市,并于1995年通过FDA批准,是FDA批准的第一个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药物,其专利于2005年到期。伏格列波糖最早由日本武田开发,1994年在日本上市,其专利于2004年到期。

这个品类非常特殊。由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通过减缓淀粉酶或糖苷酶从而减缓葡萄糖的获取,因此更加适合以碳水化合物(如:大米)为主食的东亚人群,因此国际上销售额非常低,但是在国内却成为了大品种。

该品种分为两个大类:

阿卡波糖,由于生产企业不多,因此华东医药凭借这个单一品种收入就超过20亿。预计未来这块竞争不大,华东医药仍将和拜耳享受大部分市场份额。

伏格列波糖,合成方法比阿卡波糖简单,因此生产企业较多,但是疗效较阿卡波糖要差,用药费用和华东的卡博平价格相差不多。

某份报告说阿卡波糖参与企业不多的主要原因如下:

1)菌种的获取困难。目前阿卡波糖主要有放线菌发酵生产所得,生产上难以化学合成法获取。没有合适的菌种,收益率低、杂质高,而菌种的筛查有其偶然性。华东就在2002 年斥资3500 万元收购阿卡波糖及盐酸吡格列酮技术。

2)原料药生产企业生产方向。发酵类原料药的开发属性决定,目前国内达到规模效益的发酵类企业多以生产抗生素品种为主,有制剂与原料药一体化的企业较少,而高端产品领域能力突出的仅有华东、海正、华海等。

3)高成本投入与收益不匹配,准进入者放弃。菌种的获取与原料药基地的建设都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而核心原因在于前期菌种筛选、临床、基地建设的高风险与高投入换取的可能是与之不匹配的市场收益。阿卡多糖适应症有限(仅餐后降糖)、销售地区有限、老品种已过投资回收期、国际小品种想在东亚推广等因素决定拜耳拜唐苹在华销售采取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目前50mg*30 规格日均费用6.4 元,其中华东的日用药费用仅为4.4元,低价限制了新进入者,市场相对成熟,竞争格局既定。

到底实际的情况是如何的,我顺便到cfda的网站和一些药品注册进度的网站进行了查询。

当前竞争状况:已经注册的阿卡波糖片的只有中美华东(华东医药子公司)以及拜耳医药,其中注册阿卡波糖胶囊的有绿叶制药,绿叶是在2015年8月份获批的。2016年的销售额为2.2亿,2017年的销售额为3.07亿。剩下的市场基本被剩下两家瓜分,华东大概20亿。

过去申报及未来竞争状况:

2010年3月份海正药业完成了仿制药审批,2010年7月份石药集团完成了仿制药审批,2016年10月华润赛科完成了仿制药审批,2015年11月深圳致君完成了仿制药审批,2015年丽珠制药完成了仿制药审批,期间还有陆陆续续一些企业申报,但是后期进行生产的企业确实不多,未来似乎没有太多企业申报相关产品。大家都把目光盯到了比较新的疗效更佳的品种上面去了。

作用机制如下:

2fde2fcec8404a0eab0d1aca0c2590a9

其他更多文章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林奇法则(yiqigunxueqiu)。

转载请注明:www.51xianjinliu.com » 林奇法则:糖尿病学习贴(一)

喜欢 (1)or分享 (0)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